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

自學紮針一


我想,我算是膽子大的人了。

自學中醫十多年來,直到去年才有點開竅,才走出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的框框。也就在「頓悟」後,偶然在 youtube 上看到倪海夏醫生的針灸課,很開心,立刻抓緊時機拼命學,拼命背。
今天又讀了針刺概論與注意事項,再加上一年多來的自我按摩、刮痧和灸條艾灸,搞熟了十二經絡與幾個大穴的位置,我,終於有勇氣、信心拿針紥自己了。

我選的是太衝穴。

針刺左腳太衝穴  
針刺右腳太衝穴




選穴原因:1它是大穴,範圍大,而且可以垂直入針, 比較適合新手。

     2發現自己腳部的浮腫,屬於氣腫;是愛生悶氣引起的。怒傷肝,讓肝氣脫
      離正軌,氣機上升,卻下不來,造成上腹部脹氣難受、滿臉油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3最近太衝穴總是脹脹的,非要按一按才舒服。
      我知道這是身體在提醒我,肝氣的紊亂,需要舒理。


 我的針感:1針刺後,隔十分鐘撚轉時,感覺好痠。

      2刺左太衝穴時,留針20分鐘,10分鐘即練習撚轉針,以及提針
      豆許,按針豆許的手法(把針往上提豆子般的距離,但沒抽出離開
      肌膚,以及往內按入豆子的大小距離)。感覺好痠。

     3小心抽針出來後,拿噴了酒精的衛生紙搓揉紮針的地方,只有些許的
      流血。

     4刺右太衝穴,留針1小時,每10分鐘練習撚轉針,以及提、按手法。
      希望引肝氣下降。
     
     5一直打嗝。
      紮右太衝穴30分鐘後,上腹部的脹氣,有鬆一口氣的感覺。


參考資料:

倪海廈醫生的線上針灸課

談古論今話中醫--肝經

捻轉補瀉


請小心:自我紮針,自學紮針,一定要有充足的準備和學習。若是在害怕下,進行
    紮針,容易暈針,重者,會暈死過去的。一定要在信心十足的情況下,
    進行。


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