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

不留「疤」的燒燙傷處理(轉貼胡乃文醫師的文章)



給有需要的人。

這篇文章是轉貼自胡乃文中醫師著作的《中醫養生 受益一生》 P196~198


有個病例,皮膚給燙傷了,留了像雞蛋大的疤,於是朋友們建議的各種怪偏方都出籠了,有人教抺牙膏,有人教搽紫藥水,還有人教用漿糊塗抺。



在剛被燙傷的一剎那,恰巧沒有任何藥物可用,一個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「冰敷」 。

中醫怎麼看燙傷呢?用非常涼的藥物搽抺就會有效。中藥裡頭有個非常涼的藥材,大黃。


大黃的性味是「大苦大寒」 ,內服、外敷都很涼。如果敷在剛燙傷的皮膚上,很快會痊癒。很有效,但會留下一個黃色的疤痕。

要想不留疤,有個簡單的方法,就用滑石粉以橄欖油調成膏狀,搽在燙傷處。幾乎搽上就能見效,立即不痛,速度快,而且不會長疤。
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gx-hm.com/product-detail/id/23.html

滑石粉,一般中藥店都可買到。在台灣的話,甚至大部份書店都有供應,書店有珠算算盤潤滑用的滑石粉。

雖然大黃可能產生疤痕,但如果磨得非常細,加上極細的珍珠粉,用來處理燙傷的皮膚,也能留下最少量的疤痕,而且皮膚會顯出些微珍珠色彩。這兩種藥物都有很好的去除瘀血的作用。小面積燙傷,不失為治療的好方式。如果燙傷面積太大,考慮到它的費用太高,使用滑石粉加橄欖油的方法會比較經濟便宜。

治療燙傷的中醫理論

中醫治病講求很簡單的一個概念,就是:有熱用寒、有濕用燥、有燥用潤等方法;也就是用相反特性作為治療的模式。大黃是大苦大寒之藥,它就能去熱。



中醫認為五行和五臟有一定的關係。

圖片來源:五行與五臟的關係--揭示修心的重要


木跟肝有關係、

火跟心有關係、

土和脾有關係、

金和肺相關、

水和腎有關係。


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hndiguo.net/jiankangtiandi/yangshengzhidao/16.html


















五味和五臟有關,

酸跟肝、木有關係;

苦跟心、火有關係;

甘(天然甜味)跟脾、土有關係;

辛跟肺、金有關係;

鹹跟腎、水有關係。



 燙傷是熱,是屬於火的,多吃一點苦寒的或寒涼的藥,外部也使用苦寒或寒涼的藥,內外都用苦或寒治療,就可以收效。

滑石粉是寒涼的,而且它可以利水,燙傷的皮膚會起水泡,滑石的作用就不言可喻了。


有人問,很大面積的燙傷,是有危險性的,外敷滑石或大黃等,不怕細菌感染嗎?


其實,中醫的想法中並沒有細菌、黴菌、病毒這些概念。現代醫學認為受傷了嘛,染上黴菌、細菌可麻煩了,所以必須要依「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」 的原則處理。臨床經驗上,立刻或事後,用滑石粉橄欖油處理,可以快速減輕燙傷的痛苦,我至今還沒見過因此而感染的。




 胡乃文醫生是誰?

他是很有名的中醫師,1946出生於湖南,幼年隨家人來台。

師範大學生物系畢,研究所主修神經科學及內分泌科學。

畢業後,專職藥理學研究。

1976年被中科院派至美國史丹佛研究院(SRI)從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。

胡醫師曾醉心於西方醫學研究長達10年以上,然而,在研究神經學的過程中,讀到西方神經學與中國針灸有相當密切的關連性,促使他去接觸針灸,從此走進傳統中國醫學的大門,胡醫師這才有了「衣帶漸寬 終不悔」 的感覺,從此以中醫作為終身的職志。

他有很多常態性的節目,立志推廣中醫。

youtube 胡乃文--談古論今話中醫 



 進階版,如果你還沒被搞得霧煞煞的,那就請用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buzzhand.com/post_542535.html





















 PS:陰陽五行觀念的形成,和中醫基礎理論的定型,都在道教創建之前,也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。

若有侵權,請告知,立刻移除。


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